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创业就是创造就业机会。根据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每100人中有12.3人在创业,创业在中国成为最流行的话题。这一比率确实令人振奋,也是对大学生创业的鼓舞。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同时为社会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掌握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发明新的经营方法的人们,就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一个社会的创业者越多,这个社会的生产要素组合就越丰富、越活跃,提供就业也就越容易。
我们在省内高校36位大学生中做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人都拥有自己的创业梦想,但是只有4位同学曾经做过前期的尝试。说起创业,很多人的第一句话是:“创业难,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就更加困难。”我们试图寻找坐言与起行之间的沟壑,于是找到了大学生创业的起行者。
3月14日下午5点左右,在青海民族学院西校区,我们在几位热心同学的指点下,找到了位于操场一角的辅仁书店。在狭小而简陋的店面里,我们见到了书店的筹建者之一徐建华。徐建华学的是化学专业,今年已经是大四了,就业的问题摆在面前,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干点事。来自河北承德的他,从大一开始就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打工,干过推销、带过家教,而且为了积累经验、认识更多的人,他去不同的店、不同的行业打工。
说起书店,徐建华说是学校的福特项目给了他们机会。上个学期,他和同伴王福波在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后,发现学校以及学校的周边没有一家方便师生的书店,并且就他们所在的西校区来说,同学们学习的风气越来越好,图书馆经常是满座。学校距离市内的书店又比较远,有时为了买书要坐几十分钟的公交车,特别不方便。他们认为开书店大有可为,于是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做出了项目的计划书。幸运的是,他们的想法得到了学校和老师的支持,开学伊始,他们的店开张了。
校园内开书店在徐建华和王福波看来,这并不是真正的创业,因为小店的利润非常少,在店员的雇用上他们把目光瞄准了贫困生,这也是遵循福特项目的本意,帮助贫困生自强自立。书店开业几天了,卖出了十来本书,成绩还不错。在和徐建华聊天的时候,王福波推门走进了书店,他说:“再盖两个章,小店的手续就齐全了。”
在和大学生聊天当中,我们听说有人在网上开了自己的商店,而且生意还不错,于是几经周折找到了这位网上店主。
店主是一位大学二年级的女生,我们见面时,她正拿了一包货准备去邮寄。她说:“这两天开学了生意比较淡,过节的时候生意最好。”有一次,她在时尚杂志上得到在网上开店的信息。看了介绍她觉得可行,一是打理起来比较方便,另外投资也不多。
至于进货,可以委托一个在广州的同学帮忙。她主要经营一些饰品,说起利润,她笑笑说:“每个月的生活费不用家里寄了,有时候还可以请同学去吃顿好的。毕业后如果找不到工作,做这个也不错,不过还是有风险,看货的眼光要好,不然没人要。刚开始的时候,进了一些卡子,本来就贵了,加上邮费就更没有人要,只好在同学中半卖半送了。亏了不少,那个月好惨。”
大学生创业有自己的长处,他们的创意很好,能够更好地把握专业的发展前景。不愿透露姓名的张先生曾长期与大学生合作,他谈了自己的感受。但他们的弱点也是明显的,包括对社会的认知度不够,有时好高骛远,不注重细节,不够踏实肯干等。有时候计划与具体的操作之间差距是非常大的,所以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能因为遇到一点挫折就退缩了。
创业的困难,一是资金,二是经验与人际关系的累积。从前面的几位同学身上我们看到,他们所做的尝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或多或少都有过替别人打工的经验,他们在打工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为自己的下一步计划做准备。拿资金来说,辅仁书店资金的一部分是两位筹建者平时打工积攒下来的钱。
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说,他们期待的是更多的扶持,省内有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基金后,很多学生觉得看到了希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yqwgl.com/10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