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型机:标志性产品是IBM、SUN的机器和操作系统;
- PC:标志性产品是Intel的X86 CPU和微软的windows 操作系统;
- PC互联网:标志性产品是Yahoo以及后面Google的搜索引擎、Facebook的社交网络、Amazon的电商网站(国内对应的是BAT);
- 移动互联网:标志性产品是(国内对应的是美团、头条的抖音等);
上面都是一些成熟或者已经是夕阳的平台了。上一个平台可能被替代,在下一个平台的演进方向不同的时候,上一个平台也有存在的空间,只是这些空间会被压缩。
这些科技都是围绕人的各种方面的需求来进行的,在有些方向,也因为现在可能到了可以被改造的阶段,可能也因为它持续有变化的可能,也会比较热。它们更多算是Pull方式的(即,需求是明确的,然后再去找到当前技术状况下所可能的解决方案):
- 医疗健康
- 电商,尤其是跨境电商。
- 社交:尤其是想着能在Web3上再重做一遍的社交。
- 农业科技
- Fintech
- 安全
这里不包括教育,按说它和医疗健康也都处于同等程度,只是它被政策打残了吧。
发展到2022年下半年,上面一些平台相对较为成熟。
一些新的平台还是在星辰大海阶段,但自然也会有可能消失在大海和星空中。目前比较多的一些是:
- 企业服务:标志性产品是PaaS中Amazon的EC2、Databricks、Snowflake等,国内主要是阿里云、华为云等;SaaS中更多一些,比如,
- 办公协同:Zoom、Slack、Google Doc、Notion,figma等(国内对应的是钉钉、腾讯会议、飞书等);
- Sales:Salesforce;
- HR:Workday;
- 垂直行业也不少:电商的Shopify。在所有这些方面,国内都还开展得不多;
- 人工智能,包括在图像、语音、NLP等方面的应用:目前标志性产品可能包括语音&NLP应用下的Siri这种新一代交互,以及图像应用下的Waymo这种无人驾驶汽车;它在搜广推上的应用是有很大提升,但还达不到形成新平台的程度;
- Web3、元宇宙、区块链、虚拟人:
- 芯片: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是互联网的,这里也包括一些:
- 电动汽车:标志性产品是Telsa,国内造车的比亚迪、蔚小理,生产电池的宁德时代;
- 工业机器人:也许其中一部分是依赖人工智能的影响,但可能更多还需要依赖其它方面的突破;
- 合成生物:
- 商业航天:
这些都还算是先有技术突破,然后才成为热点,都还算是Push方式的。
还有若干一些因为政策原因而出来的热点,比如 碳中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Cyyfzgxxkjyxgs@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yqwgl.com/8497.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yqwgl.com/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