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在元代叫什么名字,驿站在元代叫什么名字来着?

元、明时期的邮驿

元朝(1279-1368年)疆域扩大,国力强盛,交通驿传发达,国际邮路畅通。“凡属国皆置驿传,星罗棋布,脉络贯通。朝令夕至,声闻毕达。”(《经世大典》)

元代驿站,在蒙族地区称站(蒙语“札木”),属政通院,在汉族地区称驿,属兵部,两者时分时合。每15里设一邮亭,60里一候馆,全国有驿站1496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东方游记中说,元朝全国驿站有房屋一万多所,驿马30万匹。驿站房舍宏大华丽,设备齐全,即使国王住也觉安适。各地驿站由蒙族官员达鲁花赤总管,北方站设驿令,南方站设提领官,在都会、关要地方设脱脱禾孙官,专职视察驿站,掌办过往使臣奸伪,防止骚乱驿站。各驿站由民役承担传递任务,由站户负责车马粮草,全国有站户一万多户。驿递工具除车、马、牛、驴、轿、船外,东北地区设有狗站,冬天用狗拉雪撬传送。据元史记载,辽东有狗站15处,站户300,狗3000只。

设通信机构,负责传递中央机关的文书。中央设总铺,各州县每隔10里或15里、25里设一铺(有人推算全国有铺2万多处)。每10铺设一邮长。铺递由兵充任,每铺5卒。急递文件必须登记,绢袋封装,用板夹好,再包上漆,以防雨雪,用长5寸,宽1.5寸的绿油黄字牌书号。边关紧急文书用匣封好,黑油红字书号,写明某处,何时发出,以査迟速。诏旨封在盖印的小箱内。铺卒腰扎皮带,悬铃,手持缨枪,夹蓑衣,夜持火炬,昼夜奔跑传递。白天,行人车马闻铃声必须让路。传送诏旨铺卒,衣领上插一面小

黄旗,远远就能看见。明代(1368一1644年)邮驿在元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特别是后期,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商办民用的民信局,这是我国邮驿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

明代邮驿隶属兵部车驾清吏司。京师设会同馆,专门负责接待各国使臣、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级官员。地方掌管邮驿的官吏,省为驿传道,府、州、县、为驿丞。各地设水

马驿、递运所。水马驿为过往人员提供食宿、交通工具。马驿60里至80里一置,分别设马、牛、驴50至80匹。水驿用船,冲要地方每驿设船10至20只,偏僻地方设船5至7只,每船配役夫10人。明代总理河道的官员潘季驯,在他的专著《河防一览》中,标出黄河、淮河沿河驿站16处,其中江苏苏州城外有姑苏驿,递运所。据《苏州府志》记载,姑苏驿为水陆驿,建于宋代绍兴十四年(1144年),规模很大。现仅存驿站大门,门两侧石柱上刻有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六月题写的一副对联:“客到烹茶旅舍权当东道,灯悬待月邮亭远映胥江。”说明清代此处仍是驿站。

驿站在元代叫什么名字,驿站在元代叫什么名字来着?

明代传递公文的机构是急递铺,每10里一置,每铺设铺司一名,铺兵要路10人,僻路4、5人,由附近壮丁充任。各州县设铺长,专职巡视各铺工作,考査铺司。各铺门首置牌门一座,上挂牌匾,常明灯烛,设12时晷一个,以验时刻。铺内设簿历(收发文件)两本。铺兵每人备夹板一副、油绢3尺及软绢包袱、攀铃、缨枪、棍、蓑衣、回历(传递文书签收簿)各一件。普通文书昼夜行300里,军机急件昼夜行600里。若有延误、损失或私拆偷看,均要治罪。明代《皇都积胜图》卷尾绘有一骑马的兵卒,穿天蓝、白色相间的宽横条对襟紧身衣,高腰袜,衣领上插一面三角旗,挥鞭策马,马颈悬铃,从居庸关方向急奔皇都北京。看来他是传递紧急消息的铺卒。明代同前代一样,制有邮驿法令,对于失职和违反有关规定的人员要根据情节给予不同的处罚,轻者受答刑,重者斩首。明朝末年,由于政治上的黑暗与腐败,驿递制度发生严重危机,驿站不断倒闭,驿夫、驿卒大量逃亡,不少人参加农民起义,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就当过驿卒。

清代的驿站、文报局

清代(1644-1911年)邮驿沿袭明制,但驿站更普遍,分工更细,制度更严。后期出现驿站、民信局和现代邮政并存的局面。

清代全国邮驿由兵部车驾清吏司掌管,司内设有驿传、脚力、马政、递送等科。兵部另设合同馆、捷报处。会同馆掌京师皇华驿以通达全国。皇华驿设驿马500匹,马夫250名,驿车150辆,驾车马150匹,车夫150名。捷报处负责接收各省驿递的奏折,交发谕旨和给各地的批折。凡是军机处交寄的密封渝旨,由捷报处加兵部钉封外加夹权,发给火票,交兵部差官驰送首站通州、艮乡、昌平、顺义、固安各驿,再接续飞递。军机处发给各省的批折,捷报处用报匣或夹板加封发递。各省在捷报处内设一名驻京提塘目,掌递本省与中央各部院的来往文书。

各地驿站根据地理位置或承担的任务个同,分别称为驿、站、塘、台。各省腹地及盛京为驿(水驿、马驿);京师以北至张家口、以西至甘肃嘉峪关,以及吉林、黑龙江、西藏为传递军报而设为站;甘肃嘉峪关以西至新疆为塘(传军报为军塘,传文报为营塘);张家口以西以北为台。据光绪朝《会典》记载,全国各地共设驿、站、塘、台1791处,驿有马、骡、驴、牛等53392匹,驿船574只。各地驿站分别由州县官或专设的驿丞掌管。

驿站在元代叫什么名字,驿站在元代叫什么名字来着?

为了递送平常公文,在18个省设急递铺,每15里一置,全国有铺13833处。各县设铺长一名,管辖境内各铺,设提调官一名,每月一次亲临各铺查勘铺务。各铺设铺司一名,铺兵4名(由附近壮丁充任)。各铺的设施、铺兵的必备用品同明代。凡公文到铺,铺司必须随时登册,立即派铺兵递送,不得延误。铺兵日行以百里为限。

通过驿站传递的公文,属于中央发给各省的马上飞递文书,均加兵部火票,票上注明送达时限和日行里数,由沿途各站接递。各省从京师及各省之间互达的文书,均加贴排单(亦称滚单),按规定的里程行走,各站要将文书经过的日期时刻填在单上,以备查核。马上飞递的紧急公文,昼夜行300里到600里。凡是各地题奏紧要事件,要派专差用火票直接送达。各地最高长官总督、巡抚等,皆由皇帝赏给报匣,遇有给皇帝奏事时,将奏本放在厘内,加封后经驿进呈。督、抚外调别处,将匣带往。外省衙门彼此往来及送达中央各衙门的紧急公文,装在封套(绵纸做的厚信封)里,铃以印信驿送。

清政府为了妥善管理驿站作了许多具体规定。如官驰驿发给勘合,兵役乘驿给以火牌,各驿站凭此给驿。违者治罪。清代驿站支出庞大。据光绪朝《会典》计算,每年各省拨给驿站的用银达300万两,粮近2万5千石,草2万束。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改革官制,兵部改为陆军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新设邮传部,总理船、路、电、邮四政。宣统三年(1911年)7月,驿站由陆军部划归邮传部。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开始问外国派遺使臣。同使臣往来的文报,需交由停泊在上海的外国轮船寄送。为了适应外事需要,光绪二年(1876年)设立文报局,专门递送驻外使臣的往来文报。上海设南北洋文报总局,天津设北洋文报总局,作为京沪转口的枢纽,北京设京局。经文报局递送的文报,均粘附二联单,一联记发件事由,一联为回执,由收件者在单上注明收到日期,退回寄发局备查。

文报局设立后,各省相继推行,不仅传递外事文报,也递送国内官府文书和私人信件。著名的集邮家姜治方先生收藏的一件吉林文报局实寄封,背面盖有12个木质圆戳,戳式一致,其中有吉林省文报总局,吉林厅文报分局,小市镇的文报分所,说明文报局不仅在各省会和大商埠设局,小市镇也有它的机构,自成系统。

1840年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列强用炮舰打开了长期闭关自守的中国大门,使古老的中国逐渐变成了半殖民地社会。随着清王朝的没落,邮驿制度也衰落了,“驿站亦几赘疣矣!”。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长达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延续了三千多年的古代邮驿,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被现代邮政所代替。

宝宝起名 公司起名,添加 微信:2296682980  备注:起名

企业管理 网络创业,添加 微信:2296682980  备注:企业管理或网络创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Cyyfzgxxkjyxgs@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yqwgl.com/8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