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的传统商业模式,使用表格的方式逐层分解商业模式,通过从主体与其所拥有资源之间的关系,活动与资源之间的关系,主体与活动之间的关系,三个层面对商业模式的分解,让商业模式可以通过计算机语言来进行呈现。
01
培训机构的传统商业模式
培训机构的主体有四个方面,学校、教授、讲师以及学生。相互之间产生交易,从而形成商业模式。下图中学校A-代表学校的法人主体,学校A-教授代表学校的教授主体,学校A-讲师代表学校的讲师主体。所涉及到的活动主要有:学校A-需要负责品牌管理、招生、教务管理,学校A-教授需要开发教案给学校A-,学校A-需要支付固定年薪当作授课费给教授,学校A-给讲师提供教案同时提供固定年薪作为授课费,教授和讲师一起给学员提供授课服务。
商业模式需要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活动来形成,涉及到几个方面,主体所拥有的资源,商业模式中的活动需要的资源,最终形成商业模式,主体需要与哪些活动产生链接。
02
主体所拥有的资源
主体所拥有的资源包括师资资源、场地资源、学员资源、品牌资源、资金资源、教务资源、教工资源。通过0和1代表主体是否拥有此类资源,通过高、中、低三档表示主体对此类资源拥有或控制的程度。
学校A-拥有场地资源、学员资源、品牌资源、资金资源、教务资源、教工资源。各项资源的控制程度都比较高。
讲师拥有师资资源、品牌资源。对师资资源控制度高,对品牌资源控制度低。
教授拥有师资资源、品牌资源。对师资资源和品牌资源控制度都高。
学员拥有学员资源和资金资源。两项资源控制度都较高。
各项活动所需的资源
书中讲了一个公式
通过0和1表示此类活动是否拥有此类资源,这项资源是否影响输入、处理、输出,以及通过此类资源形成了某项能力,进而产生对应的能力强弱程度。下图案例书中为了简略,仅表示了是否拥有某类资源。
03
主体与活动的关联
书中通过一个公式展示,公式下方表示主体是否参与此种活动(用0和1表示),主体参与此种活动能形成什么能力,最终要判断形成的这项能力强弱。
学校案例如下图所示
学校A-参与招生活动,形成招生能力,招生能力比较强。同时还参与教务管理、学校品牌管理的活动,形成的能力为教务管理能力,品牌管理能力,获得的能力相应也比较强。
讲师参与教案开发以及授课活动,在教案开发方面形成的能力为中,在授课方面能力为强。
教授参与教案开发以及授课活动,在教案开发方面形成的能力为强,在授课方面能力为中。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yqwgl.com/9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