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风采】
吴仰生,笔名仰生,昵称:俯仰生涯。安徽省作协会员,曾为下乡知青、工人、中学和大学教师。爱好文学,笔耕不辍,已有350多万字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发表与出版。其中,中篇小说《亡魂》和长篇小说《爱的家教》颇受好评;曾获“小天使”铜像儿童文学奖、”阿英”文学奖等十多种奖项。
【著名作家吴仰生小说集】
人 啊 人
(倾情人间?系列三十一)
情 话 经 典
(中篇小说)
_
我们这五个人,四男一女,都是北大中文系的博士生,都快毕业了。我们的毕业论文都是自己的专著及其评论。
大家的水平相近,而且都是文学上的多面手。这几年在网上文学平台发表的小说、散文、诗歌以及文论、新闻类文章等,每个人都不下百万字。
我外号"诗丐",叫马一鸣,我和网名"简单就是美"的刘小禹、"独柳洒脱"的柳一树、"坚守初心"的王浩然,竟都爱上了"洁身清欢"的美女同学周水莲。
四个男人为小莲写的现代诗几乎可荟萃成诗集。
我说话往往一鸣惊人,建议辑成《爱莲诗集》,由被哦咏的对象周水莲写序或写诗为序,在全国来一番轰动,看谁的诗最翘楚,最被水莲或读者青睐。
我的奇想很精彩,有文学的热闹与倾情。大家都是坦荡人,不怕丢面子,但是导师周永亮教授不同意,说这太招摇,说水莲不值得你们如此错爱。
周水莲是他女儿,他又是著作等身的导师,他的话就是师训,说是旨意也不为过。
我们也明白,爱情是复杂的,也是有情趣的,过去有打擂征婚的、有出对吟诗征爱的,甚至还有苏小妹三难新郎秦观的轶话,我们都写过爱情题材的各类作品,大家虽然尽心学业,都未真儿八经地谈过恋爱,但都太明白爱情是怎么会事了。不是说吗?作家们几乎都是会早恋的。我只能说,我们不是这样的,没有吃过猪,但知道猪怎么地啍哼。
有道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我们这四个男人同学,大概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都爱在明面上,爱在作品的意蕴中。
面对心爱的人,心跳都会加速,都会兴高采烈,倾心于亲爱者,倾情于作品中。
我们这四个人对于爱的这一切想头,当为全国的奇葩現象,叫做“群爱不苟,独爱无由,以文荟爱,经典独秀"。
我们懂爱而没有去奢爱,况且我们本身就是难得的才俊,是风度翩翩的君子。 这是值得我们自得骄傲的。
水莲不止一次地公开表示,临毕业时,我会做出唯一的选择。在你们之中,不偏不倚,不藏不掖,尽管我沒有那么好,但女孩子快三十了,也该选择了,我很走运,遇到你们……
我说,好呀好呀,就当我们都参加江苏电视台的征婚节目……
天啦,这哪里是谈情说爱,简直就是金枝玉叶宣言选驸马的招告……
二
这是一个初夏的夜晚,皓月当头,银华洒落在北大未名湖的湖面上,可见小鱼儿逐着星影,荷花挺举,迎接着夜露。
水中香荷连连,清香扑鼻。其实,石舫中的我们中,有一株真正的水莲。
我们,还有周水莲的父亲,相聚未名湖湖心岛东侧的石舫。
周水莲提议今晚相聚的话题是,言必称希腊,也就是话不离经典,看谁学问大而多,不屑拼多多,而要自然透,道出文学的真经来。
于是,水莲首先发难其父,问道,老爸,这艘石舫有什么来历?
周教授道,这是原淑春园的唯一建筑旧物。乾四十九年,距今二百多年了。皇帝将这园子赐给了和坤。
他又感慨地说,和坤在此园大肆兴建,造岛开湖,他羡慕颐和园内的石舫"清晏坊”,遂斗胆仿制了这石舫。他反问我们:你们猜怎么着?
性格豪爽的王浩然抢答,这成了和坤被嘉庆治罪的罪证之一,老师,对不?
周敎授笑道,是的,最终和坤因巨额贪污被勒令自尽了。
他又反问大家,这淑春园已成了咱们燕园北大的一部分,原来这石舫上有类似画舫的木构建筑,很美很经典的,现在怎么是这种小样儿了呀?!
敎授看着我,希望我能回答出来。我看出先生对我的青睐,我甚至联想,先生一直对我很是亲和亲近,这也许是在暗示我,当他女婿有希望。
我的性格沉稳,不便急着回答;又是王浩然抢答,被皇帝老儿毁掉了,此石舫不应有皇家血脉样子……
我只好答道,国耻家辱,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淑春园及此石舫连带被毁,今仅存石舫基座了。
教授追问,后人吟这石舫的诗不下千首,但沒有好的,有较好的么?
我答道,有一首算不算经典?
教授笑道,说说看,只要你背得。
我点头道,光绪皇帝的生父醇亲王游览淑春园,曾有赋《石舫》诗一首:
余概模糊辨,轩楹慨劫灰。
竟成填海物,不是济川材。
渭水增挖毂,严陵尚钓台。
临流一凭吊,蛩语动蒿莱。
水莲拍手道,这也算吟诗暗喻那国仇家恨了,算你记性尚好,为光诸的亲老子喝了声彩。
教授沉痛地说,你小子有点见识。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只有这一不系之舟仍稳于水面,不为历史风雨所动。据说当年墨菲设计燕大校园时,就是以石舫的石柱为准来测绘。
我插话道,二十多年前,我们还在外地上小学,也就是2000年春节期间,因为岁月久远,加上长期游人驻足和冬季水冻膨胀,石舫东南头突然坍塌,是我们校方予以修复的。
大家哦了一声,观未名湖宁然夜景,望东南小丘朦胧的博雅塔,仿佛都沉浸在这历史的"一塔湖图"的画卷中……
三
"独柳洒脱"的柳一树是我们中最善于写媒体作品的,大凡有"嫦娥"号升天,就有他的长篇报道问世,也不知他怎么提前收集到这些珍贵资料的。我知道,他一直和我们在一起,甚至沒有离开过学校。
他长得像位艺术家,留着飘洒的长发,高佻而健壮的身材,读本科与硕士乃至博士时都有雄辩一露,口才极好。
他每次说话,都是新闻不离口。据说,中央电视台已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传媒前程当无限。
这次,他又随口说了个新闻:南京玄武湖上出观了惊人奇葩。有一株粉红千瓣荷花飘然现世,最小的瓣儿如米粒,我仿佛已嗅到了它的纯然清香。
这新闻联系着周水莲,大家都看着她,连她的父亲。
水莲不由自主地脸颦儿微红,好在晚上不易被人发现。她明白,话题引到了荷花,也就引火于她了。
果不其然,"简单就是美"的刘小禹,这次不简单了。
他提议说,除教授外我们每人咏一句或一首写荷花的诗句或诗,也就是赞美周水莲的诗词,常见的不算,俗气的也不算,要清雅新奇的经典。
沒有人反对,都在苦思冥想,成百上千首的咏荷诗词在大家的脑海中闪过,在大家心头掠过,一时竟都难以有驻下的。
文莲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似有鼓励的美意。我灵机一动,将我们四个小伙子都寓于其中。
我呈上一首小鱼嬉戏于荷塘的《汉乐府-江南》,这首诗我曾引于我写的一部中篇小说,熟得很,也正吻合于我们几个人的有趣现状。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中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大家听罢,都哈哈大笑,说热闹得很,只有水莲有点不好意思,讷讷然。
刘小禹又来了次"简单就是美”,他总是不忘自己的网名,因为他引的诗不失经典,就是有点家喻户晓。
他吟道: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教授来了兴趣,他赞道,说到诗歌的请新明丽,明白如话,宋代的杨万里算是独树一帜。他的很多诗歌读起来呀,与刚才马一鸣诵的汉乐府很相似,但又有自己遗词造句的用心。他这样的风格被称作什么来着?
教授看着我,又在考我了。
我忐忑但又自信地回答:"诚斋体"。
教授又道,很好!点评一下可否?
我说,诗人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暮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的动态感的新景象。诗人擅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与荷叶荷花相依相偎的情景,多么情趣盎然呀!多么浓郁的生活气息。
我看着水莲一字一板地这么说,直看得她低下了头,陷入了沉思。
四
"坚守初心"的王浩然,举止投足总有一股浩然之气,据说他的父亲,也是位诗人,钦佩白居易的诗,其中"开缄思浩然,独咏晚风前。"(《答梦得闻蝉见寄)和"却睡至日午,起坐心浩然。”(朝归书寄元八),还有李白的《日出入行》:"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尤其是明方孝儒《题〈郑淑致宇辞〉后》;"发之为文章,则浩然而无涯。”,曾经皆令他神往,故将儿子起名王浩然,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纪念文天祥,不忘他这浩然正气的《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煌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三年,我认为王浩然与周水莲门当户对,最为相配,但从神情上看水莲,沒有浩然的事,却眼中有我,我一直有点受宠若惊的欣喜。人学不是文学,难以说清的。
王浩然朗诵了首李白的《渌水曲》:"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教授说,这首诗看似不出奇,却活脱了太白所追求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神韵。
马一鸣,能说出的神韵的出处么?
我答道,能!
我朗然地说,像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喻指文学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这两句诗赞美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达了他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
说到这儿,我说笑道,过去有部喜剧片,就叫《出水芙蓉》,美纯的女人也应这样清淳自然,我看着水莲这么说。
看来,我的口才也不输于王浩然,我看看浩然,他直点头,并无妒忌,我释然了,便加了一句,这两句诗出处可不简单,出自李白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有自传体味儿,是在被贬流放夜郎,中途获之赦宥而作的。
水莲赞道,屈原流放写《离骚》,司马迁受刑撰《史记》,李白亦然,他的这首诗题可长了。
我说,是的,出自《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快赠江夏太守良宰》。
浩然道,没见过这么长的诗题,难怪是自传诗。
水莲道,一般人是难以说出全题的,一鸣有心了,就当成全了李白的感恩之心、文论之道、人格之情了。
五
就剩"独柳洒脱"的柳一树未引经据典赞美水莲了。
说起柳一树,颇令人起敬,因为他的祖上就是柳宗元,写《小石谭记》的那位唐朝名家。
据记载,柳宗元跟写《陋室铭》而闻名遐迩的刘禹锡是同学好友兼难兄难弟,双方只差一岁,感情深厚,性格相投,同时被贬,同是天涯沦落人。
说来也巧,据刘小禹自传体小说里说,他的祖上就是刘禹锡,陋室,当为简单,然多高朋之友来陋室相访,又乃美极之谊,所以小禹的网名叫"简单就是美”
我稍查了一下,这个网名较热门,我见到的,少说有上百位。于是,就劝小禹改个昵谓,他认真地回我,你能查到他们的祖上写过《陋室铭》么?
我虔然地道了谦。可见,他为自己的祖上而自豪,也许这也是他成为文学博士的动力。
说来更巧,刘小禹和柳一树关系极好,跟他们的祖上一样对脾胃,上图书馆一起,吃饭一阵,上学校的大众浴室泡澡也一道。更有趣的,约水莲看电影、滑冰什么的,也两人相伴,弄得水莲很好笑,因为她无心,也就不尴尬,否则就会有失落感了。
" 独柳洒脱”柳一树,指着临近石舫的一簇簇柳条入水的百年大柳树说,我就赞美一下我的祖上吧。
他衷情地吟道: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
盈盈湘两岸,秋至风露繁。
丽景别寒水,浓芳委前轩。
芰荷料难比,反此生高原。"
他自品道,诗人这首《芙蓉》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他老人家自喻芙蓉,其秀美高洁的品格和昂奋坚毅的精神,宛然可见。
柳一树,自豪有得,手舞足蹈,他继续道,这首诗流荡自由,不刻意求工,直抒胸意,亦感情浓重。曲折婉转的思想情感和循环往复的内在思绪,令人一咏三叹,百感交集。
我很感慨一树的自得之情。我以钦佩的口吻说道,作者的不幸,令人同情,他在这"千山鸟飞绝,万经人踪灭"的湘西之地,托物咏花,寄情抒怀之作,竟写得如此清新明丽,峻峭挺拔,实在是运笔不凡呀!
一树的挚友小禹遗憾地道,纵观柳宗元生平,通览《芙蓉》全诗,诗如其人,人如其诗,可谓"根本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被贬零陵地,终使未得返故乡。"
是啊,水莲不无同情地说,刘禹锡几乎失去了柳宗元这位好友,好在他们的后代如此秦晋之好,他们泉下有知,也就乐了。
我觉得水莲的话很是得体,这应该就是女性的细腻可人。我接着她的话说,其后,柳宗元又以《芙蓉》为题,写了一首五言古诗,他见不到水芙蓉,就去赞美木芙蓉,强者的生存能力与咏物文思总是出类拔萃的。
教授道,一鸣,不妨吟哦一下吧。
我说,好的。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
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
尝闻色空喻,造化难为工。
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中。"
我朗然说,同学们,我们几乎感受不到作者的落魄情绪,对不?我赞许着柳宗元的时候,看到了柳一树眼里的泪花,虽然是晚上,远处散来的路灯光很微弱,月星之光更是微暗。
六
大家都是学文的,也都达到了真正作家的水平,说"真正的”,是因为现在自诩的作家协会和发证的假大空太多了。我们都不屑这些,就连我们的周教授,也没听说他是什么作家,但专著却了十几部。
我们这几个男生,文学与同学到了一定地步,也就心有灵犀了。
还是柳一树机灵,他说,马一鸣像极了江苏电视台主持"新相亲时代"和"非诚勿扰"的孟非,个子比他还高,三官还更正,可否鹦鹉学舌一番,来个以假乱真。
我说,这角色本应由教授担当,或者是由你自己承担,你忘啦,你可是多少届辩论赛的金奖得主,也是央视青睐的,孟非也就是2012年得过第九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主持人"奖,比你少多了。
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教授早就明白学生们的想法,他怕女儿被小伙子们烤着,就说,不就是自报家门嘛,我可以替我女儿说一说:
“我的祖上也人才辈出过,写《爱莲说》的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就是其中之一,他可不是大文学家,在文学上远不及刘禹锡和柳宗元,更不及浩然的先祖王勃。
“当然,他的后代也不乏名人,周恩来,周树人、周作人的先祖也是他。
“其实,周敦颐先祖也曾命运坎坷过,8岁呀,其父就病逝,三年后,他与同母异父之兄随母投靠衡阳舅父郑向。后来,同母亲又辗转随迁润州丹徒。
“因他聪慧仁孝,深得郑向喜爱。他又酷爱白莲,郑向就在自家宅前西湖凤凰山下构亭植莲。周敦颐负笈其间参经悟道。盛夏之夜,莲花怒放,香气袭人,美不胜收。
“ 敦颐因此感功,写了几百首咏荷诗,尤其是写了一篇短得出奇的论说文《爱莲说》,全文只有119个字……
“我为什么将女儿取名水莲,也是不忘这位先祖的爱莲的初衷。我知道,这名儿太俗气了,水莲小时候哭着要改名,后来大了,背诵了《爱莲说》,就爱上自己的名子了。”
我说,我读过《周子全书》,他被后人誉称为子,可见学术地位了得。他与李宽、韩愈、李士真、朱熹、张栻、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他深探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研究一直到汉代才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家,甚至精研中国古代奇书《易经》,为创立先天宇宙论思想奠定了基础。他有大作《太极图-易说》《通书》《周元公集》问世,就连著名的理学家,程颢、程颐两兄弟都是他的学生。
教授沒有想到,学文学的我,也去涉猎理学,明白自己的先祖周敦颐这么多。
教授说,谢谢你,一鸣!
我说,不谢!自古以来,文学界很怪诞,唐代诗人张若虚,只留下二首诗,其中七言长篇歌行、陈隋乐府旧题的《春江花月夜》,却被誉为唐诗之冠,"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我继续说,您的先祖亦然。一首不是诗的小论说《爱莲说》,却成为咏荷之冠,说荷之极。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影响人类为人自修尚德一千多年,奇迹啊!
在我的感慨言辞下,水莲不由自主地吟哦了《爱莲说》,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七
师生同议祖之德、文之馨,"简单就是美"柳一树又不简单了,他想到孟非主持的相亲节目,何不要几个男生将祖上一一道来,类比相亲,这比比武招亲、应对择爱不更有趣?
于是,他先选中了豪爽豁达的王浩然。
他只多看了浩然几眼,对方便豁然有数,脱口而言。
"王勃是不是我先祖,我也吃不准。残留的家谱中有他,谁都高兴。我爷爷说,这多少代中,只有我有点像他老人家。
"王勃童蒙之时,不过六岁,即能提笔属文,杜甫的伯祖父杜易简逢人就称其为‘这就是隔避王家的三株树之一’
"我呢,七岁上小学,写的童话也有十几篇收入了《儿童童话》,当然,都被父亲和爷爷小改过……"
大家都善意地笑起来。
浩然打开了话匣子,继续说:
“王勃少年时,就在长安一举中的,不及弱冠之年就题名金榜,大魁天下。
"高宗召见王勃,与其交谈甚欢。王勃满腹经纶,旁征博引,才思敏捷,被高宋授予朝散郎一职,时年仅16岁,巧如现今的高一学生。
“从此王勃名动京城,成为初唐第一才子,文章被争相传颂。
“他十八岁时写下千古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其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想我们都引用过,包括老师在内。"
大家纷纷点头首肯。
浩然说:
"因被误判杀人,差点死罪,这是古代文人难免的,我们祖上无一幸免。
"从神童到罪犯,身份巨变,命运跌落谷底。他出狱后的唯一愿望,就是不惜艰难,去看望因自己莽撞而连累的父亲,他被贬官至最荒芜偏远的交趾做县令。孝心和真情又使他才思敏捷,过江南西道洪州府时,恰逢新楼滕王阁竣工,被应邀共庆阁之垂成。
主人阎公提议青年才俊作序,豪兴的王勃少顾忌少做作,应声提笔,挥斥方遵,激扬文字,不易一字地写下了这千古第一流的骈文《滕王阁序》。
“后来此文传至高宋,高宗再赞其`此真乃天才也!’,因误会他而后悔不已,宣旨召见。
"然而,王勃作此文几个月后,就离开豫章,去交趾探望父亲后,原路返回,至南海,遇风浪,溺海,惊悸而亡,时年仅26岁……”
浩然话语至此,已是泪水满面。
舫上一片戚然。
八
教授善解人意,为了消戚淡忧,唯有美文,这对文人来说,比杜康还杜康。
教搜犹在滕王阁,吟诵着: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句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宋;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够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防风景于崇阿;临弟子之长洲,得天下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纤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疑而白云遏,睢园綠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干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尽而南溟深,天柱高而非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之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低之芳邻。他日趋庭,叼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辛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干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或。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九
为了活跃气氛,我给《滕王阅序》评了几句。
我说"坚守初心,最是真实。王浩然的网名就叫"坚守初心",道出王勃对生活乃至生存的态度,表现了诗人珍惜光阴,胸怀大志,慨时事求豁达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他从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写到人生飘浮之感,句式错落有致,节奏跌宕分明,骈文雅仗透韵,辞采华美,文气畅达,不到千字,就贡献了近40个成语,十几句经典引句。读来,让人荡气回腸,回味无穷。
王浩然说,谢谢你,你点评得真好,他脸上纷出了些许笑意。
柳一树道,“我的祖上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那是个穷地方,也就是现今的山西运城。我们这一支,是宋时逃兵祸,流落到大别山的。
"先祖了不得,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现在的年轻,只知道他的《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小石潭记》,全名是《至小丘西小石谭记》,初中课文中选了。
“学生时代,我的老师说,是永州的山水,治愈了柳宗元被贬的痛苦。独处,是他的常态。”
我说,一树说得对,散文将小石潭的自然景色与作者前后变化的两种心情结合起来,生动地描写出小石谭环境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和独处内控之境。语言简练、生动、点景、传情。被历代所传诵,是诗情画意的经典之作。
水莲神往地说,我佩服柳宗元善于从独处、孤独走出来的人生境界。
教授道,谁敢说能顺心一辈子。文革中,我串联到原永州一带,就是找不到那小石谭,有人说被淹沒了,有人说被岁月消磨了。!
我说,几年前又被恢复了,我看过报道。只是小石潭变成大石谭,文中的景物被放大和夸张了,失去了柳宗元那篇散文的原汁原味,很遗憾。
失望之余,我们还是要柳一树,将《小石谭记》吟诵一遍,尽管,这里的每个人从小就会背。
我知道,大家在为小石潭的变形变味而文祭。
柳一树,有讲演天分,音色男中音,很有磁性。
他钟情朗诵道:
从小丘西行四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十
记得有一次孟非在主持"新时代相亲"节目时,一件突发事儿将了他的军,几乎弄得近乎束手无策。
女孩美丽大方,特优秀,三个男孩看上她,他们也都英俊,职业也很好,都幽默健谈,但女孩放弃了他们。
孟非很是遗憾,这时一位相亲男孩的表哥,站到女孩对面,他本是亲属组的,是一位四川的记者。最后,他竟然抱得美人归。
在我眼里,刘小禹就如那位"表哥"一样勇敢和豁达。
他的网名叫"简单就是美",综合起来说,就是不简单的主儿。
他主动要求朗诵刘禹锡的随笔《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阿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不足百字的铭文,他朗诵的十分动情,意蕴天然,落地有声。
教授要求大家,说道此文的妙处,不准重复别人,不可超过百字。
水莲抢着说,铭文的成功,在于它的韵律优美,文风骈俪,修辞上正、反结合,且有虚实相生的写法,最成功的地方,是安贫乐道的儒家思想。
王浩然道,句子多采用排比、偶句的形式,一韵到底,富有诗歌的蕴藉之美。
柳一树,本是刘小禹的铁杆哥们,说是男性"闺蜜”也不为过。他这次被难住了。想了一下,说道,铭文开头的两句,出自《世说新语-排调》,原句是"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小禹的先祖翻出了新意。
轮到我了,几乎无可点评了。于是我就从题目上做文章。我说,这是一种"反常合道”的写法,为证明自己的"陋室不陋"从远写到近,从房破写到友之鸿儒,从园荒写到德行,用反衬到反常合道。
最后,小禹痛楚地说,我的先祖被称为诗豪,但前后流放了二十年,几乎是后半生呀!
大家都在唏嘘中深思,这哪里是在显赫祖宗的高洁睿智,而是在声讨封建社会的黑暗……
十一
于是,我便想到了我的祖宗。据爷爷告诉我,我的祖上,有多少代都以乞讨为生,所以我有没有祖上还真难说得清。
少年时,我曾想,也许我的祖先就是洪七公一类,那多带劲。
或者,像武训,靠乞讨办学,但是据说在解放初批判了一部电影《武训传》,说那是卖国主义的鸦片,著名的电影演员赵丹就是武训的扮演者。
好在,我姓马,不姓武,也就认了爷爷口中的祖先。
他是乾隆年间凤台县人士,叫马体孝。他才华横溢,可就是像蒲松龄一样屡试不弟,故而离家出走,沦为沿街行乞的乞丐。这也许也是一种对科举的玩世不恭的抗争,我想。
凤阳这地方,自古多乞丐,打着花鼓走四方。
明朝开国皇帝就出生在凤阳,当过和尚,也当过乞丐……
应该轮到我话说祖上了。同学们的祖上都是才高八斗的文曲星,我的祖上是讨乞之人,终是不雅啊!
我思量着、踌躇着,有点难以启齿。同学们只知道自已的网名为"诗丐",却不知那隐藏着大秘蜜……
该马一鸣自报家门了,临时"主持人"柳一树学着孟非的腔调说,一号男生的回答一定会一鸣惊人。
我想,人呀都有豁出去的时候,水莲若爱我,就不会嫌我的祖上。
我说,跟你们相比,我的祖上可是相形见绌的。
你们知道我昵称为"诗丐",而不是什么诗仙、诗圣、诗魔、诗豪。这是为了纪念我的祖上。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乞丐……
十二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清朝嘉庆年间,距今也就二百多年吧。
一个寒冷的冬夜,在直隶省通州郊外的一条崎岖的泥沪官道上,两旁的树木落尽了叶子,只剩下光秃秃的杆干,在寒风劲吹下瑟瑟发抖。
树木掩映处,有一座年久失修的亭子,四面透风,石凳翻倒。一个衣补褴褛不堪的老年乞丐,抱着石凳挣扎着,他已站不起来了。他瑟蜷地缩着身躯,像一只弯曲的虾。也许这样暖和些,他呻吟的声音与凛冽的寒风呼应着。
垂危之际,浊眼从眼角落下,蓦然,他又挣扎着从身边的破旧脏的布袋里取出一套跟随自由半辈子的纸笔墨砚,它们曾多次跟他进过考场,也跟着他乞讨千里。
他不加思索地写了不少字,又将它们抖抖地揣进怀里,等待着黎明,或许等待着死亡。
第二天,一位捡粪的老人发现了他,他的尸身几乎洁白,被覆盖了一层厚厚的严霜。
官府验尸的时候,仵作从死者怀中翻出一张写满文字的纸。
一纸文字是:
绝命诗
清-永嘉诗丐
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
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
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桃尽古今愁。
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
我说,这应该就是我祖上留下的绝命诗,他不如蒲公,松龄屡考不中,奋作《聊斋志异》,而我的祖上,却沦为乞丐,绝命不甘,留诗于世。
大家都沉寂了。
水莲说,人有各种活法,也有各种死法,能被人记住,就是精彩了一番。
教授说,我以为,你们的祖上各有千秋,不仿老规定,正好八句,你们男生四人,各评一联。
我含泪说,好,我先来。
前两句,诉说自己江湖飘零的身世。第一句"身丗浑如水上鸥”来自于杜甫的《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第二句"又携竹杖过南州”,来自苏轼《定风波》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用典自然,诗功深厚。
刘小禹道,第三句"饭囊傍晚盛残月"和第四句"歌板临风唱晓秋”是在诉说自已悲哀的命运和乞丐生涯,苦中作乐,人生境界豁达,并不以乞讨为耻。
柳一树道,第五句"两脚踢翻尘世界"和第六句"一肩挑尽古今愁”,出处多多,属于显展个性的神来之笔,表达出诗人对不公世界的憎恨与讽刺。
王浩然道,最后两句"而今不食啥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道出了诗人的傲骨和对权贵小人的蔑视。出处大家都知道,对不?诗句透着幽默与逗趣,是位可爱的老者,难能可贵。
水莲说,有幸领略了一鸣祖上的诗丐风彩。
她不无激动地点评:
整首诗对仗工整,格调高雅,诗意豁达大气,风骨凛然,还兼具了苏词、柳词的豪迈与婉约,给人一种脱尘出世的清绝感,是无数读书人很难达到的层次。
我感激地看着水莲,有很多诗意要升腾出来!
这么遐想着,却被水莲下面的话一石天惊了。
"洁身清欢”周水莲,看着她的父亲,又看着我,认真地说:这个月我们就要毕业了,我决定,与马一鸣一起去祭拜写《绝命诗》的诗丐,与一鸣携手归宗。
她是含着眼这么说的,一字一板,极认真,也极可爱……
2022.07.17 于芜湖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yqwgl.com/3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