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的发展,多是良性循环的结果;任何事物的灭亡,多是恶性循环的结果。要想生成和维持良性循环,必须生成良性循环的链条。维持良性循环,最重要的是制造链条。企业与员工利益的良性循环,链条是亲善友好;企业效益的良性循环,链条是培训员工;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良性循环,链条是发展外贸。
佛家讲究“报应论”、强调“因果律”。人生中有许多事情仿佛是无法理解、甚至是意想不到的,而在佛家看来,它们却是必然的。兴衰枯荣、花开花落,不会是盲目的缘起,今天收获的善果或恶果自是昨天善因恶因的回报,而明天你的人生如何收成,要看你今天做下怎样的“功德”。佛家从不说只要信佛便可不死,只说信佛死了有好去处。
佛家讲究“轮回”,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循环”。善人死后会托生有福的人,再善,再托生有福的人,此乃善的循环,即我们所言的良性循环;恶人死后,变畜类,变受苦人。如不改悔,仍变不成有福的人,此乃恶的循环,即恶性循环。因果相续。
佛经中的“因果说”比比皆是,经文中总是以“报应轮回”之说劝善戒恶。
一、
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广做佛事,奉佛教为国教,大力宣扬佛法要义,多次向佛教僧团施舍大量的土地和财物,阿育王因此获得特大的福报。
在古印度,人们认为阿育王是一位最贤能、最仁慈、最有道德、最有成就,也是对佛教最热心护法的国王。他为了思慕佛陀,收聚佛陀的舍利,在印度各地,建筑了很多宝塔,供奉舍利,以表他的诚心。在宁波郊外有一座古老的佛教寺院,寺内珍藏着阿育王时代所造的舍利塔,故称阿育王寺。这是早期佛教传播的历史见证。
对于阿育王,大家都很熟悉,但阿育王的前生,到底修了些什么福因,才能有今生那么大的福报呢?
佛经中说,当佛陀在祇园精舍说法时,有一天带弟子阿难持钵到城里行化乞食。他们走到半路时,看见一群小孩在路旁玩泥土,孩子们用泥土做宫殿,有前殿、后殿,一层一层的,很多宫室。并且在后殿的旁边,又做一间仓库,里面也用泥土做了很多金银财宝。
孩子们正玩得高兴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小孩,看见佛陀身上放着稀有的光明。孩子幼小的心灵中马上生起敬仰之情,想要供养佛陀,但没有东西。此时他看泥土做的仓库里有的是宝物,就随手抓了一把,送给佛陀。东西虽然是假的,可是孩子布施的心是真确的。佛陀接受布施以后,称赞他一番,孩子们高兴地回家去了。
佛陀对阿难说道∶“这些土,你带回去,把它涂饰在我的房壁。这孩子欢喜施一把泥土,以这样的功德,将来会生为国王,有大福报,并且为我收集舍利,建筑很多宝塔供奉。”
当时施土的孩子,就是后来的阿育王。由于和佛陀有那段因缘,所以能亲近佛法,恭敬三宝,获有无量的福力。
佛语中有“唐捐”一词,意思就是白费了、白做了,功不唐捐就是说努力决不会白费。善因必有善果。诸多世事,互为因果,循环不已。使事情越来越好,叫良性循环;使事情越来越坏,叫恶性循环。任何事物的发展,多是良性循环的结果;任何事物的死亡,多是恶性循环的结果。
二、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善的循环。企业关心、爱护、帮助员工,员工受到激励,投桃报李,尽心尽力地为企业奉献,众人捧柴火焰高,企业富了,员工的日子当然富裕,企业有条件更加关心员工,员工对企业更加忠诚。企业越来越好,员工也越来越好。
企业舍得本钱培养人才、培训员工、搞科学研究,员工队伍素质提高了,科研搞上去了,企业盈利了,才有可能拿出更多的本钱搞科研和培训,员工素质更上一层楼,为企业更多地创利。这又是一个良性循环。
社会再生产是一种良性循环。社会上各种行业内部以及在它们行业之间,都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发展,取得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扩大再生产,又为新的平衡创造了条件。
例如,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进行实物形式的转换,根据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以我们所拥有的,去换我们所没有的,以长线产品,换短线产品,使各行业之间及其内部得到调剂和补充,出现了平衡——扩大——通过外贸实现新的平衡——新的扩大。
三、
在日本,有一位专做小商品拉链而成就大事业的人,他叫吉田忠雄,人称“拉链大王”。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后,吉田忠雄建立起拉链工厂。经过几十年的奋斗,至1982年,吉田公司在3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2家工厂,137个营业处,成为世界同行业中的佼佼者,也成为日本第一大的拉链制造公司。他们生产的拉链占日本拉链总产量的90%,占世界拉链总产量的35%,年销售额高达20亿美元。
吉田认为∶办企业必须赚取利润,但利润不可独占。他将利润分成三部分∶1/3以低价模式回馈消费者;1/3给经销商及代理商;1/3用于吉田公司。这就是吉田的“善的循环"思想。善的循环是良性循环。
公司规定凡工作满5年的职工都可以买公司的股票,持股者每年可获18%的股息。还规定职工要把工资的10%和奖金的50%存放在公司,用来改善和扩大厂房,每月可获得高于银行利率的利息。目前,职工拥有公司股份50%以上。在红利分配上,60%归职工,吉田忠雄本人只占16%,家族成员占24%。
吉田注意生产适销对口、质优价廉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他说∶“只要市场有需求,无论利大利小,都要生产。”
吉田在海外办厂时,注意让工厂所在国家得到实惠。目前,全球五大洲几乎都有吉田的分厂。吉田认为,每个企业都能在海外得到巩固和发展,关键在于贯彻“把利益分给当地人,让当地人参与经营”的方针。他每次在开拓市场时,总是坚持物美价廉、削价竞争的方式,让利于当地人。所以,尽管市场竞争激烈,吉田公司依然处于不败之地。
在吉田忠雄“善的良性循环”的经营思想引导下,企业施善于人,人家又施善给企业,员工拼命工作,合作商尽心尽责,消费者纷纷购买企业的商品,公司生产经营十分兴旺。公司的产品有几十种,规格有长、短、窄、弯、厚、薄等400多种,最长的有几十米,最短的仅3厘米,最宽的10余厘米,最窄的仅4毫米。吉田公司每年生产的拉链长度高达190万公里,可绕地球49圈。
四、
计划管理是重要的常规管理手法。有专家将计划的制订、执行、检查、总结等环节周而复始地运转过程形象地比作一个圆环,这个圆环不仅自身保持滚动状态,而且每环都不是简单重复循环,而是有所前进、有所发展,后面一环所处的水平比前面的有所提高。将这一理论用于管理工作中,能保持整体工作的周期性、稳定性、重复性与良性循环性,有利于建立正常的管理秩序,是开展科学管理的基础。
中国商人有许多赚钱的技巧,当然也包括“循环之道”。例如明清时期,江苏、浙江一带有许多商人囤积居奇,大获厚利,他们又与典铺勾结,串通一气,大搞囤当活动。每当粮、棉、丝上市时,囤商贱价收购,典人当铺,取出质钱,再买再当。在典铺资金的支持下,囤商一两本钱便可囤积价值银数两的货物,待到市价上涨时,囤商便陆续赎出货物,高价出售。这种活动使典商、囤商都获得厚利,以此循环。
良性循环缘于诸多因素互为因果,要想维持它,必须生成良性循环的链条。不同的良性循环有不同的链条。例如,企业与员工收益的循环,链条是亲善友好;企业效益的良性循环,培训员工是一个链条;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良性循环,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以形成实物形态的平衡,则是一个链条;吉田忠雄办企业越办越好,链条是"善"。
五、
世上有良性循环,也有恶性循环。有一个外国连环漫画讲的就是恶性循环∶有个小男孩心情不好,在路边遇到一条小狗便狠狠一脚,吓得小狗拼命逃跑;小狗无厘头受了惊吓,无处发泄,见到一个西装骨骨的老板便凶恶狂吠;心情不好的老板在公司里朝着他的女秘书大发脾气;女秘书回家后把恶气一古脑撒给了莫名其妙的丈夫;第二天这位身为教师的丈夫义愤难填,对自己一个不长进的学生一顿臭骂;挨了训的学生,也就是前面的那个小男孩,他怀着恶劣的心情放了学,归途中又遇见了那条小狗,二话不说又一脚踹去……漫画中这般巧合的“恶性循环”也许生活中不会发生,但类似的“恶性循环”,我们或多或少都见识过。任何机体,只要到了恶性循环的程度,就离死亡不远了。
一个癌症患者,身体状况越坏,就越吃不下东西越吃不下东西,身体抵抗力就越差,癌细胞扩散得就越快,就更不能进食了……前途只能是死亡。
一个企业,管理混乱,人心涣散,劲儿拧不到一块儿,企业的效益差,老是亏损;效益越差,员工的人心越涣散,企业的效益就更差……如此下去,前途只能是倒闭。
一个企业的产品,越是打不开市场,就越造成产品积压,企业就越没钱,越不能进行技术改造,越不能更新产品,越不能占领市场,越造成产品积压……如此下去,企业只能破产。
一个环境的时候变坏也是恶性循环的结果。越是贫困的地方,越是破坏生态环境,砍伐树木森林,开荒种田,从而雨量减少,风沙加大,水土流失,土地贫瘠,绿油油的大地变成了白茫茫的沙滩。于是人们更加贫困,更加破坏生态环境。
要想制服恶性循环,必须先把恶性循环的链条砍断。砍断管理混乱的链条,凝聚人心,砍断僵化保守的链条,抓技术改革,使企业在关键环节上出现生机,然后才能使恶性循环停止,进而变成良性循环,改变企业的发展轨迹。
企业管理点击《企业管理的50个分类管理》全面、系统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员工管理、绩效管理、战略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商业模式、团队管理、销售技巧、品牌营销、沟通谈判、企业管理、演讲口才、领导艺术、经理修炼、品质管理、安全管理、时间管理、素质培训等。
网络创业点击《网络创业的80个创业项目》全面、系统地VIP课程、VIP项目、公众号、快手、技术分享、抖音、淘宝、视频号、赚钱教程、赚钱项目、网上赚钱、直播、小红书、闲鱼、知乎、自媒体。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yqwgl.com/6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