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事物或者现象的研究,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发现我们常讲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技术等在一定意义上说,只是更高层次甚至同一层次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模式甚至是不同发展类型。例如,资本主义经历了自由竞争阶段、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树木经历了萌芽、幼苗、小树苗、壮木和朽木等阶段。人也经历了超级原始人、智人、野蛮人、文明人等阶段。还有一些更细节的,例如我们传输一段距离的电,可以有八种模式;我们种植小麦,有三种模式等等。
那么,作为研究者,在通过一定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对某个事物、某个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是否可以提升一下你的研究视野,对某个事物、某个现象的宏观发展进行一个更加抽象和深入的研究呢。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模式变革研究的论文模板。
《人工智能时代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类型、适应与转向》,发表在2019年第4期的《社会主义研究》上。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刊物,按理说应该只发马学科的文章,但是这篇文章能够发表也说明这篇文章的质量过硬。另外,这位作者是双非高校的讲师博士,那就更加难得了。
这种类型的论文,也没有固定的论文框架,但是,有些基本的逻辑一般都会需要表达的。第一,不同模式的比较分析(或者不同阶段的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的比较分析)。第二,新模式产生的基础(或者既有模式存在的问题)。第三,新模式运行的机制(或者新模式弥补旧模式的方面)。
第一,标题是高水平的标准模板。之前,我们介绍过标题中使用冒号的类型,那就是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一二三(研究内容之间使用顿号)。
作者的这个标题首先是限定范围即人工智能时代,然后是研究对象即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最后是研究内容即类型、适应与转向。按照这个标题,论文正文中应该会有三部分,一部分对应类型,一部分对应适应,一部分对应转向。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问题。你的标题要能够统领全文,那么研究内容是不是要在正文中展现出来呢。肯定是的。那能不能作为二级标题或者三级标题呢?那肯定不行的了。就像连长喊全连队员集合排队,连长说咱们连有三个班,那三个班长肯定是站在每一排的一个人啊。连长站在全连最前面,统领整个部队;班长站在每个班最前面,统领整个班。写论文,道理是一样的。
第二,摘要写的绝对经典。可以说,这个摘要几乎达到了我之前讲过的最完美的摘要,从结构布局到文字精选;从顿号使用到前后衔接,都是相当的完美。我先摘抄原文如下: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公共服务供给的技术基 础和社会环境,对现有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产生强烈冲击。根据公共服务 供给主体 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公共服务 供给模式划分为科层制供给、市场化供给、社会化供给和合作化供给。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人工智能时代面临不同的机 遇和挑战,四种不同的公共服务 供给模式在适应人工智能时代上分别面临权力重整、绩效重塑、制度重置和监管重启的核心问题。同时,从技术倒逼视角而言,人工智能将驱动四种不同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分别从 碎片化转向协同化、从隐蔽化转向透明化、从业余化转向专业化和从模糊化转向清晰化。
摘要共有四部分。摘要第一句话是背景引入,讲清楚了一个时代两个基础。摘要第二句将研究对象的第一个研究内容讲清楚了,其中使用了三个顿还与一个和,就讲清楚了四个类型。摘要第三句话讲的是适应,其中使用了三个顿还与一个和,还是用了四个重。顿号延续了上述风格,四个重(权力重整、绩效重塑、制度重置和监管重启)更加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总结时候,如果可以将同一个标题下面的几个方面概括出来,使用具有相同的动词、相似的结构,那是很具有论证感染力的。这可不是简单的玩字眼,就像三仙归洞的魔术一样,大家都知道就是手速快,关键是快到一定程度就是行云流水,就是好看,这不仅仅是好看的问题,还是功底的问题。第四句话是转向,使用了从什么到什么,加上几个顿号。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讲过动态研究的论文标题就是从什么到什么。作者用到这里,也是非常经典的。
整个摘要简洁清晰,丝毫不拖泥带水,没有一个多余的字,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摘要里面充满了总结,分析和总结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但是也是最能够体现功夫的方法。这个用好了,文章才精美。没有分析,没有总结,你看到的都是破碎零散的材料,而要把它们串联起来就需要一定的逻辑,经过分析综合才算是有了雏形。虽然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关键是你抄的时候要加入自己的思想和逻辑,那就不是抄了,就变成创造知识了,就是研究了。当然,后面还有抽象与具体更加重要,但是要用好,得有水平。再往后,还有本质与现象,要用好得有很高水平。还往后,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这可不是一般人驾驭的了的。
第三,作者的正文采用了经典的方法,即增加了问题的提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yqwgl.com/8641.html